不攻自破
拼音:bù gōng zì pò
注音:ㄅㄨˋ ㄍㄨㄥ ㄗˋ ㄆㄛˋ
词性: 成语

不攻自破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不攻自破bùgōng-zìpò

(1) 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或站不住脚,比喻事物的荒谬

造天而逆人,宜不攻而自破矣。——·欧阳修《贺平贝州表》
be self-defeating;collapse of itself

引证解释:

⒈ 不用攻击,就自行溃败。多指情节或论点虚谬,经不起反驳。

明张萱《疑耀》卷五:“且士行实怀异志,果有此梦,正令自知,人安得而知之,其説固不攻自破。”
清陈确《答沉朗思书》:“夫知止之説,不攻自破。”
陈白尘《大风歌》第一幕:“这是安人心之策。如有谣言,也不攻自破。”

国语词典:

不待对方攻击,即因自己内部的矛盾而自行瓦解。

词语翻译

英语
(of a rumor etc)​ to collapse (in the light of facts etc)​, to be discredited
  • 1、我军围城时,敌军内部哗变,不攻自破了。
  • 2、只要参透机关,他的弥天大谎就不攻自破了。
  • 3、曹操切断袁绍的运粮之道,袁绍的军队便不攻自破了。
  • 4、事实既已水落石出,谣言当然不攻自破
  • 5、关于小李偷了西瓜的谣言很快就不攻自破了。
  • 6、在众所周知的事实面前,谎言不攻自破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II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gōng
  • 注音ㄍㄨㄥ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ATY
  • 五行

(1)(动)攻打(跟‘守’相对):围~|~城|~下敌人的桥头堡。

(2)(动)对别人的过失、错误进行指责或对别人的议论进行驳斥:群起而~之。

(3)(动)致力研究;学习:他是专~地质学的。

  • 拼音
  • 注音ㄗ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HD
  • 五行

(1)(代)自己:~爱|~备|~便|~费|~供|~家|~荐|~救|~勉|~弃|~谦|~强|~杀|~述|~诉|~习|~信|~省|~许|~选|~学|~专|~足|~不量力|~掘坟墓|~鸣清高|~投罗网|~我批评|~言~语|~作聪明。

(2)(副)自然;当然:~不待言|~当努力|~有公道。

(3)(介)从;由:~古|~外|~小|~远而近。

  • 拼音
  • 注音ㄆㄛ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DHCY
  • 五行

(1)(形)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而变得不完整:~烂|手~了|书~了。

(2)(动)使损坏:~釜沉舟。

(3)(动)使分裂;劈开:势如~竹|~开西瓜。

(4)(动)整的换成零的:~零钱。

(5)(动)突破;破除(规定、习惯、思想等):~格|~例|不~不立。

(6)(动)打败(敌人);打下(据点):大~敌军|城~了。

(7)(动)花费:~钞|~费。

(8)(动)〈口〉不顾惜:~工夫。

(9)(动)使真相露出;揭穿:一语道~。(形)讥讽质量等不好:一语道~。(形)讥讽质量等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