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君
拼音: | yòu jūn |
注音: | 一ㄡˋ ㄐㄨㄣ |
幼君的意思
词语解释:
年幼的君主。
引证解释:
⒈ 年幼的君主。
引《公羊传·隐公元年》:“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皇帝晏驾,春秋十九,海内士庶,犹曰幼君。”
网络解释:
幼君
- 1、古今大臣,侍君难,侍幼君更难。为了办成一件事情,你不得不呕心沥血曲尽其巧。在我张居正想的是天下臣民,所以才能慨然委蛇,至于别人怎么看我,知我罪我,在所不计。
- 2、活人当“替罪羊”的,可参见古时帝王幼时的“伴读”,幼君背不出,伴读挨打;幼君闯祸,一定治伴读的罪。
- 3、慈禧太后到了自知不起的时候,光绪帝虽先死去,她仍然贪立幼君,以免翻她从前的旧案。
- 4、战将全凭马力多,步行怎把幼君扶?拚将一死存刘嗣,勇决还亏女丈夫。
- 5、清朝后期的嘉庆帝为庸君,道光帝为愚君,咸丰帝为懦君,同治帝为顽君,光绪帝为哀君,宣统帝则为幼君。
- 6、从上面的事例也可以看出,王曾、王珪等名相,虽然没有被叫到皇帝床前托付幼君,但他们却在立嗣、太后临朝等重大事件中充当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字义分解
- 拼音yòu
- 注音ㄧㄡˋ
- 笔划5
- 繁体幼
- 五笔XLN
- 五行土
(1)(形)幼小
(2)(形)(年纪)小;未长成:~虫|~根|~林|~苗|~师|~体|~芽|~株。
(3)(名)小孩儿:~儿园|妇~|扶老携~。
与幼君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