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箭
拼音:huǎn jiàn
注音:ㄏㄨㄢˇ ㄐ一ㄢˋ

缓箭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缓慢的银箭。古时用银箭刻漏记时。 2.去势微弱之箭。

引证解释:

⒈ 缓慢的银箭。古时用银箭刻漏记时。

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序》:“优游少託,寂寞多闲。厌长乐之疏鐘,劳中宫之缓箭。”

⒉ 去势微弱之箭。 《太平广记》卷二五四引隋侯白《启颜录·欧阳询》:“瑀箭俱不着垜,一无所获。

欧阳询咏之曰:‘急风吹缓箭,弱手驭彊弓。’”

网络解释:

缓箭

  • 词条解释
  • (1).缓慢的银箭。古时用银箭刻漏记时。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优游少托,寂寞多闲。厌 长乐 之疏钟,劳中宫之缓箭。”
  • (2).去势微弱之箭。《太平广记》卷二五四引 隋 侯白 《启颜录·欧阳询》:“ 瑀 箭俱不着垜,一无所获。 欧阳询 咏之曰:‘急风吹缓箭,弱手驭彊弓。’”
  • 字义分解

    • 拼音huǎn
    • 注音ㄏㄨㄢˇ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XEFC
    • 五行

    (1)(形)迟;慢:迟~|~慢|~步向前。

    (2)(动)延缓;推迟:~期|~几天再办。

    (3)(形)缓和;不紧张:~冲|~急。

    (4)(动)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过来。

    (5)(形)坡度小:~坡。

    • 拼音jiàn
    • 注音ㄐㄧㄢˋ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TUEJ
    • 五行

    (名)古代兵器;长约二、三尺的细杆装上尖头;杆的末梢附有羽毛;搭在弓弩上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