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例
拼音:shí lì
注音:ㄕˊ ㄌ一ˋ

食例的意思

词语解释:

被吃的行例。

引证解释:

⒈ 被吃的行例。

《南史·贼臣传·侯景》:“及景死, 僧辩截其二手送齐文宣,传首江陵,果以盐五斗置腹中,送于建康,暴之于市。百姓争取屠膾羹食皆尽,并溧阳主亦预食例。”

网络解释:

食例

  • 食例,读音为shí lì,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被吃的行例。
  • 字义分解

    • 拼音shí,sì
    • 注音ㄕˊ,ㄙˋ,ㄧ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WYVE

    shí

    1. 吃:食肉。食欲。

    2. 吃的东西: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

    3. 俸禄:“君子谋道不谋食”。

    4.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食。月食。

    1. 拿东西给人吃:食母(乳母)。

    • 拼音
    • 注音ㄌㄧ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WGQJ
    • 五行

    (1)(名)(~子)用来帮助说明或证明某种情况或说法的事物:举~|~证。

    (2)(名)从前有过;后来可以仿效或依据的事情:援~|先~|史无前~。

    (3)(名)调查或统计时;指合于某种条件的事例:病~。

    (4)(名)规则;体例:条~|~外。

    (5)(名)按条例规定的;照成规进行的:~会|~行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