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索
拼音:kū suǒ
注音:ㄎㄨ ㄙㄨㄛˇ

枯索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枯萎;憔悴。 2.枯燥乏味。

引证解释:

⒈ 枯萎;憔悴。

汉王充《论衡·顺鼓》:“蝗虫时至,或飞或集。所集之地,穀草枯索。”
何启胡礼垣《曾论书后》:“吾见天君泰然而百体从令者矣,未闻精神枯索而百病不侵者也。”
郭沫若《归去来·鸡之归去来三》:“在那三角形的营养不良的枯索的面孔上堆出了一脸的苍白色的笑容。”

⒉ 枯燥乏味。

刘半农《半农杂文·应用文之教授》:“意兴枯索,及故为恬淡之笔,而其实并无微辞奥义者,不选。”

国语词典:

枯萎而无生气。

网络解释:

枯索

  • kū suǒ
  • 1.枯萎;憔悴。
  • 2.枯燥乏味。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ㄎㄨ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SDG
    • 五行

    (1)(形)(植物等)失去水分:~萎|~槁|~草|~骨。

    (2)(形)(井、河流等)变得没有水:~井|海~石烂。

    (3)(形)没有生趣;枯燥:~坐。

    (4)(名)〈方〉芝麻、大豆、油茶等榨油后的渣滓:菜~|茶~|麻~。

    • 拼音suǒ
    • 注音ㄙㄨㄛ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FPXI
    • 五行

    1.大绳子或大链子:船~。绳~。麻~。绞~。铁~桥。

    2.姓。

    3.搜寻;寻找:搜~。遍~不得。

    4.要;取:~取。~还。~价。

    5.孤单:离群~居。

    6.寂寞;没有意味:~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