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鹿塞
拼音: | jī lù sāi |
注音: | ㄐ一 ㄌㄨˋ ㄙㄞ |
鸡鹿塞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古塞名。在今内蒙古磴口西北哈隆格乃峡谷口﹐是古代贯通阴山南北的交通要冲。汉时筑城塞于此。后亦泛指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引证解释:
⒈ 古塞名。在今内蒙古磴口西北哈隆格乃峡谷口,是古代贯通阴山南北的交通要冲。 汉时筑城塞于此。后亦泛指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引《汉书·匈奴传下》:“汉遣长乐卫尉高昌侯董忠 、车骑都尉韩昌,将骑万六千,又发边郡士马以千数,送单于出朔方鸡鹿塞。”
清赵翼《己卯元日早朝》诗:“鸡鹿塞俱编属国, 麒麟阁已画功臣。”
亦省作“鸡鹿”、“鸡塞”。 《文选·班固<封燕然山铭>》:“遂凌高闕,下鸡鹿。”
李善注引《后汉书》:“竇宪与南匈奴万骑出朔方鸡鹿塞。”
唐李商隐《寄太原卢司空三十韵》:“鸡塞谁生事?狼烟不暂停。”
南唐李璟《浣溪沙》词:“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国语词典:
地名。位于今蒙古境内磴口西北的哈萨格峡谷口。是古代贯通阴山南北的交通要冲。
网络解释:
鸡鹿塞
字义分解
- 拼音jī
- 注音ㄐㄧ
- 笔划7
- 繁体鷄
- 五笔CQYG
- 五行木
(名)家禽;品种很多;嘴短;头部有鲜红肉质的冠。翅短;不能高飞:~蛋|~肉|公~|花~。
- 拼音lù
- 注音ㄌㄨˋ
- 笔划11
- 繁体鹿
- 五笔YNJX
- 五行火
(1)(名)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四肢细长;尾巴短;一般雄兽头上有角;嫩角上有茸毛;内含血液;是贵重的药材。
(2)(Lù)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