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骨
拼音:pí gǔ
注音:ㄆ一ˊ ㄍㄨˇ

皮骨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皮和骨。常用来形容躯体瘦瘠。 2.泛指身体。 3.喻指表面的﹐粗浅的。

引证解释:

⒈ 皮和骨。常用来形容躯体瘦瘠。

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诗之四:“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

⒉ 泛指身体。

宋梅尧臣《闻刁景纯侍女疟已》诗:“今虽病且已,皮骨尚尪羸。”

⒊ 喻指表面的,粗浅的。

宋阮阅《诗话总龟后集·效法》:“学杜甫而得其皮骨者鲜矣,又况其髓哉!”

网络解释:

皮骨

  • 皮骨是汉语词汇,读音pí gǔ,解释为躯体瘦瘠。
    • 1、受调查者德比梅斯泽诺说,她的两只狗,沙茶和酥肥将获得的礼物是生皮骨头棒,宠物仓鼠“明星”的礼物是一只更大的转轮,而名为“公主”的几内亚猪猪将得到一张新床。
    • 2、结论:经皮骨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骨囊肿的技术。
    • 3、画肉画皮骨难画,献祭人心真与假。因果恨情蛊下,前缘莫问已天涯。 
    • 4、就像似上个星期,我第无穷次向它解释生皮骨头是它的而家是我的。
    • 5、状魁梧,伟观视,颐下生须十数,皮骨劲如铁,不类阉人。
    • 6、筋肉五脏供人炙脍,皮骨角牙供人佩戴,境界高而忘我,贡献大而谦逊。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ㄆㄧ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HCI
    • 五行

    (1)(名)人或生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牛~|麦~。

    (2)(名)(~子)皮革或毛皮:~包|~箱|~袄。

    (3)(名)(~儿)包在或围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包袱~儿。

    (4)(名)表面:地~|水~儿。

    (5)(名)(~儿)某些薄片状的东西:粉~儿|豆腐~儿。

    (6)(形)有韧性的:~糖。

    (7)(形)酥脆的东西受潮后变韧:花生~了;吃起来不香。

    (8)(形)顽皮;调皮。

    (9)(形)由于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名)指橡胶:橡~|筋~。(Pí)姓。

    • 拼音gǔ,gū
    • 注音ㄍㄨˇ,ㄍㄨ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MEF
    • 五行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1. 〔骨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2. 〔骨碌〕滚动(“碌”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