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
拼音: | bā qí |
注音: | ㄅㄚ ㄑ一ˊ |
八旗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八旗
(1) 清代满族的军队组织和户口编制制度,以旗为号,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后又增建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八旗人的后代称八旗子弟,后多借指倚仗祖上有功于国而自己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
英
引证解释:
⒈ 清代满族户口以军籍编制,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正白、正黄、镶黄为上三旗(亦称内府三旗),隶属亲军,其余五旗为下五旗。 清初将归附之蒙古、汉人,又编为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八旗官员平时管民政,战时任将领。旗民军籍为世袭。参阅《清文献通考·兵一》、 清昭槤《啸亭杂录·八旗之制》。
⒉ 对清军和满族的称呼。
引清昭槤《啸亭杂录·太宗伐明》:“帝率八旗劲旅抵燕,围之匝月。”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颁行诏书》:“誓屠八旗,以安九有。”
萧红《小城三月》:“她们是八旗人,也就是满人。”
国语词典:
满清时户口的编制,以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种来区别,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三类。
词语翻译
英语
法语
网络解释:
八旗
- 1、满族八旗与汉军八旗朝夕相处,满汉之间早已相互影响。
- 2、我们虽然是高干子女,但是决不做玩物丧志的“八旗子弟”。
- 3、我们虽然是高干子女,但是决不作玩物丧志的“八旗子弟”。
- 4、晚清八旗子弟的不务正业,寻花问柳,表明清朝已经走向下坡路了。
- 5、立冬,秋粮一入库,这个季节便是满族八旗和汉军八旗人家烧香祭祖的活跃季节。
- 6、万历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于关外正式建立八旗制度,同年三到六月份山东北直隶旱灾,盗贼蜂起,明神宗下诏赈济收效甚微。
字义分解
与八旗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