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手八脚
  • 【拼音】:  

    qī shǒu bā jiǎo

  • 【注音】:  

    ㄑ一 ㄕㄡˇ ㄅㄚ ㄐ一ㄠˇ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简拼】:  

    QSBJ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正音】:  

    手;不能读作“sǒu”。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辩形】:  

    七手八脚与“手忙脚乱”有别:七手八脚偏重在杂乱;只能指许多人;不能只指一个人;一般多用作状语。

  • 成语意思

  • 解释:

    原指比一般人多好几个手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忙乱。

  •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第20卷:“上尚七手八脚,三头两面,耳听不闻,眼觑不见,苦乐逆顺,打成一片。”

  • 语法:

    七手八脚联合式;作状语;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 示例:

    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

  • 英语:

    too many cooks

  • 其他:

    <德>in einem Durcheinander (von vielen helfenden Hǎnden)

  • 近义词:

    手忙脚乱手足无措

  • 反义词:

    有条不紊从容不迫

    • 1、大家七手八脚,作很快就完成了。
    • 2、众人七手八脚地把伤员抬上了担架。
    • 3、说着,众人七手八脚将武大装入棺材内,钉上长命钉。
    • 4、他不小心从墙上摔了下来,大家七手八脚地把他抬进了医院。
    • 5、洪水涨得太快,只见居民七手八脚地忙着搬家到高处。
    • 6、他踢足球扭伤了脚,同学们立即七手八脚地把他抬进医务室。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ㄑㄧ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AGN

    (1)(数)数目。

    (2)(数)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祭一次;直到第四十九天为止;共分七个“七”。

    • 拼音shǒu
    • 注音ㄕㄡ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RTGH

    (1)(名)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

    (2)(动)拿着:人~一册。

    (3)(形)小巧而便于拿的:~册|~折。

    (4)(形)亲手:~抄。

    (5)(~儿)量词;用于技能、本领:他真有两~。

    (6)(名)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或做某种事的人:选~|能~。

    • 拼音
    • 注音ㄅㄚ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WTY
    • 五行

    (1)数目字:~成|~股|~卦。

    (2)不定数;表示多:~面玲珑。

    • 拼音jiǎo,jué
    • 注音ㄐㄧㄠ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EFCB

    jiǎo

    (1)(名)人或动物的肢体中,支撑身体接触地面的部分:赤脚、跺脚、马脚。

    (2)(名)物体的基部、下端:墙脚、桌脚、山脚。

    (3)(量)计算用脚踢、踹、踩等动作的单位:连踢三脚、踹了两脚、踩了一脚。

    jué

    同“角(jué)”。现多用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