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怪
拼音:tǔ guài
注音:ㄊㄨˇ ㄍㄨㄞˋ

土怪的意思

词语解释:

土中的妖怪。

引证解释:

⒈ 土中的妖怪。

《国语·鲁语下》:“木石之怪曰夔、蝄蜽,水之怪曰龙、罔象,土之怪曰羵羊。”
晋张华《博物志》卷一:“山出象车,泽出神马,陵出黑丹,阜出土怪。”
唐韩愈《城南联句》:“里儒拳足拜,土怪闪眸侦。”
宋苏舜钦《永叔石月屏图》诗:“土怪山鬼不敢近,照之僵仆肝脑裂。”

网络解释:

土怪

  • 土怪是一个词语,读音为tǔ guài ,解释为土中的妖怪。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ㄊㄨ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FFFF
    • 五行

    (1)(名)泥土;土壤

    (2)(名)土地。

    (3)(副)本地的;地方的:~特产|~俗。

    (4)(名)指我国民间沿用的生产技术和有关的设备、产品、人员等:~方|~招儿。

    (5)(形)不合潮流;不开通:~气。

    (6)(名)未熬制的鸦片:烟~。

    (7)姓。

    • 拼音guài
    • 注音ㄍㄨㄞ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NCFG
    • 五行

    (1)(动)奇怪:~事。

    (2)(动)觉得奇怪:大惊小~。

    (3)(副)〈口〉很;非常:~不好意思的|箱子太沉;提着~费劲的。

    (4)(名)怪物;妖怪(迷信):鬼~。

    (5)(动)责备;怨:这不能~他;只~我没交代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