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āi jiāng pì tǔ
ㄎㄞ ㄐ一ㄤ ㄆ一ˋ ㄊㄨˇ
一般成语
開畺辟土
KJPT
联合式成语
近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开:开拓;疆:边疆;辟:开辟;土:国土。开拓疆域,扩展领土
出处:
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十卷:“高宗皇帝开疆辟土,仁育义征,决不以平定一隅遽形夸大。”
语法:
开疆辟土作谓语;指开拓疆域。
示例:
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187回:“你二人都是开疆辟土的功臣,列土分茅的大将。”
近义词:
- 1、可时过境迁,当初的强者都远走他方,带走了强大的宝术去开疆辟土,不曾见回来,导致荒村一蹶不振,逐渐没落。
- 2、老者苦涩地想着,狱皇大人陨落到现在也有数十万年了吧,老者依旧记得,当初的他,如何心悦诚服地陪同他尊敬的狱皇大人征战四方,开疆辟土,创造了盛极一时的地狱。
- 3、老柱国操劳国事,为我大隋开疆辟土,小王岂能受寿星公一拜,起来罢!
- 4、介你护主有功,特赏红缨枪,汗血马,望你为蜀汉多建战功,开疆辟土,驱魏吞吴!
- 5、徐家先祖作为跟随太祖皇帝一同开疆辟土,建立起大山河的开国元郧之一,在朝廷里有着不小的势力。
- 6、征战四方,为我大唐开疆辟土,使得万国来朝!!巍巍唐风,万方臣服!!!
字义分解
- 拼音kāi
- 注音ㄎㄞ
- 笔划4
- 繁体開
- 五笔GAK
- 五行木
(1)(动)使关闭的东西不再关闭;打开
(2)(动)打通;开辟:~路|~矿。
(3)(动)(合拢或连接的东西)舒张;分离:桃树~花了|扣儿~了。
(4)(动)(河流)解冻:河~了。
(5)(动)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戒|~禁。
(6)(动)发动或操纵(枪、炮、车、船、飞机、机器等):~枪|~汽车|~拖拉机|火车~了。
(7)(动)(队伍)开拔:昨天~来两团人;今天又~走了。
(8)(动)开办:~工厂|~医院。
(9)(动)开始:~工|~学|~演。
(10)(动)举行(会议、座谈会、展览会等):~会|~欢送会。写出(多指单据、信件等):~发票|~药方。支付;开销(工资、车费)。〈方〉开革;开除:过去资本家随便~掉我们工人。(液体)受热而沸腾:水~了。〈口〉吃:他把包子都~了。用在动此或形容词后。ɑ)表示扩大或扩展:喜讯传~了。b)表示开始并继续下去:下了两天雨;天就冷~了。指十分之几的比例:三七~。印刷上指相当于整张纸的若干分之一:~会|~欢送会。写出(多指单据、信件等)
- 拼音jiāng
- 注音ㄐㄧㄤ,ㄑㄧㄤˊ
- 笔划19
- 繁体疆
- 五笔XFGG
- 五行土
1. 地域,领域,边界:疆土。疆宇(国土)。疆界。疆场(战场)。疆陲(边境)。边疆。海疆。
2. 极限:万寿无疆。
3. 划分界限:“楚子疆之”。
- 拼音bì,pī,pì
- 注音ㄅㄧˋ,ㄆㄧˋ
- 笔划13
- 繁体闢
- 五笔NKUH
bì
1.君主:复~。
2.姓。
3.排除:~邪。
4.同“避”。
5.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举(征召和荐举)。
pì1.透彻:精~。透~。
2.驳斥或排除(不正确的言论或谣言):~谣。~邪说。
3.法律;法:大~(古代指死刑)。
pī[辟头](pī tóu)同“劈头”。
与开疆辟土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