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
拼音: | qǐ bǐng |
注音: | ㄑ一ˇ ㄅ一ㄥˇ |
启禀的意思
词语解释:
禀告。
引证解释:
⒈ 禀告。
引《续资治通鉴·宋度宗咸淳九年》:“敕两府大臣:‘凡有启禀,必令恂与闻。’”
清昭槤《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刘自遣标兵后,屡接提镇启禀,知贼势已猖,欲躬往。”
许地山《凶手》第二幕:“启禀相公大人:学生在清明那天晚间,确在孙荣家后门看见尸体一具。”
网络解释:
启禀
- 1、启禀老爷,此人名叫‘秦五’,是云贵川三地有名的浪子。
- 2、启禀殿下,殿下如不到南京,没有总督关防,是不能行使总督权限的。
- 3、启禀主公……眼下我朝形势未明,外地诸省多有宵小作乱……臣以为,此事不如缓议……
- 4、启禀都督,济北相鲍信之弟鲍忠在关下叫阵!
- 5、启禀虎神,属下的红丹也不多了!
- 6、正在这时,一个小黄门飞奔入大殿,跪下禀报“启禀陛下,宋国公携子萧错求见!”。
字义分解
- 拼音qǐ
- 注音ㄑㄧˇ
- 笔划7
- 繁体啓
- 五笔YNKD
- 五行木
(1)(动)打开:~封|~门。
(2)(动)开导:~蒙|~发。
(3)(动)开始:~程|~用。
(4)(动)陈述:敬~者(旧时用于书信的开端)。
(5)(名)旧时文体之一;较简短的书信:小~|谢~。
(6)(Qǐ)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