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姑
拼音: | wài gū |
注音: | ㄨㄞˋ ㄍㄨ |
外姑的意思
词语解释:
岳母。
引证解释:
⒈ 岳母。参见“外舅”。
引《尔雅·释亲》:“妻之父为外舅,妻之母为外姑。”
《释名·释亲属》:“妻之父曰外舅,母曰外姑。言妻从外来,谓至己家为归,故反以此义称之。”
唐李商隐有《为外姑陇西郡君祭张氏女》文。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五:“婿谓妇之父曰外舅,妇之母曰外姑。”
清梁章鉅《称谓录·妻之父》:“案汪氏尧峰曰:‘男子谓妻父曰外舅,母曰外姑……彼以我母为姑,我亦从而姑之,惧其同於父党也,故别曰外姑。’”
网络解释:
外姑
字义分解
- 拼音wài
- 注音ㄨㄞˋ
- 笔划5
- 繁体外
- 五笔QHY
- 五行木
(1)(名)外边;外边的
(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
(3)(名)外国:~币|~钞。
(4)(名)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婆|~甥女。
(5)(形)关系疏远的:~族|~人。
(6)另外。
(7)以外:郊~|局~。
(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
(9)戏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
与外姑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