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罚
拼音: | tǐ fá |
注音: | ㄊ一ˇ ㄈㄚˊ |
词性: | 名词 |
体罚的意思
词语解释:
体罚
(1) 成年人(如父母或教师)对小孩身体使用的惩罚,其严厉性从打手心到打屁股不等
英
引证解释:
⒈ 对少年儿童的一种错误的教育手段,如罚站、罚跪、鞭打等。 周立波《张满贞》:“龙妈的四岁的孙子失手打烂了一只玻璃杯。
引翁妈子执行了不轻不重的体罚以后,还在骂人。”
国语词典:
施教者用一种使受教者身体感到痛苦的惩罚方式,如鞭打、罚站等。
如:「体罚并不是训诫学生的最好方式。」
网络解释:
体罚
- 1、体罚,顾名思义,是指对人身上的惩罚。
- 2、理论上讲可以举报,这属于变相体罚。
- 3、体罚是对儿童身心的摧残。
- 4、小孩子进入叛逆期了,你说话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慢慢引导他,少用命令的口气。他不听话也不要不耐烦,更不要吼骂,或者体罚,要有耐心换个方式跟他说。就是孩子在成长,家长的教育方式也要跟着成长。
- 5、面对顽皮的孩子,有的家长认为,打屁股等体罚方式会让他们长点记性。但是,近日国外有研究发现,体罚有可能阻碍孩童智商发展。
- 6、随着自己的年龄增长或多或少都会有自己的主见,开始学会叛逆。有时候也不应是叛逆,只是自己觉得我这样做事正确的。绝大多数的老师是为了学生,但是大学里面老师根本不会像小学,初中那样的管你,学不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他们相信你已经长大了不需要太多的大道理,以前那学体罚小孩子的事情更不会有的。
字义分解
- 拼音tǐ,tī
- 注音ㄊㄧˇ,ㄊㄧ
- 笔划7
- 繁体體
- 五笔WSGG
- 五行火
tǐ
1.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2.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
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
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6. 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
7. 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
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tī1. 〔体己〕①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②亲近的,如“体体话”,亦作“梯己”。
与体罚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