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宾
拼音:xiāng bīn
注音:ㄒ一ㄤ ㄅ一ㄣ

乡宾的意思

词语解释:

唐代由州县推荐应科举的士子。因乡贡的士子参加乡饮酒礼,故称。

引证解释:

⒈ 唐代由州县推荐应科举的士子。因乡贡的士子参加乡饮酒礼,故称。参见“乡饮宾”。

唐韩愈《答张彻》诗:“省选逮投足,乡宾尚摧翎。”
钱仲联集释引蒋抱玄曰:“乡宾,犹言乡贡也。”

网络解释:

乡宾

  • 乡宾,拼音是xiāng bīn,汉语词语,释义是唐代由州县推荐应科举的士子。
  • 字义分解

    • 拼音xiāng
    • 注音ㄒㄧㄤ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XTE
    • 五行

    (1)(名)乡村(跟‘城’相对):~间|下~|城~物资。

    (2)(名)家乡:~音|背井离~。

    (3)(名)行政区划的基层单位;由县或县以下的区领导:~镇|~长。

    • 拼音bīn
    • 注音ㄅㄧㄣ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PRGW
    • 五行

    (1)(名)客人(跟‘主’相对):外~。

    (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