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军户
拼音:tiē jūn hù
注音:ㄊ一ㄝ ㄐㄨㄣ ㄏㄨˋ

贴军户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元明兵制。元初,发民为兵,令贫富相兼应役,有正军户和贴军户,正军户合二三而出一人,贴军户贴出钱以津贴正军户。明时,贴军户则成为候补军户,正军死,贴户丁补。

引证解释:

⒈ 元明兵制。 元初,发民为兵,令贫富相兼应役,有正军户和贴军户,正军户合二三而出一人,贴军户贴出钱以津贴正军户。 明时,贴军户则成为候补军户,正军死,贴户丁补。

《元史·兵志一》:“既平中原,发民为卒,是为汉军。或以贫富为甲乙,户出一人,曰独军户,合二三而出一人,则为正军户,餘为贴军户。”
亦省称“贴户”。 《元史·兵志一》:“旧例,丁力强者充军,弱者出钱,故有正军、贴户之籍。”
《明史·兵志四》:“初,三丁已上,垛正军一,别有贴户,正军死,贴户丁补。至是,令正军、贴户更代,贴户单丁者免;当军家蠲其一丁徭。”

国语词典:

元代的兵役制度中,用钱雇请他人代替当兵的人家,称为「贴军户」。

网络解释:

贴军户

  • 贴军户,汉语拼音tiē jūn hù,元明时期的兵制。
  • 字义分解

    • 拼音tiē
    • 注音ㄊㄧㄝ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MHKG
    • 五行

    (1)(动)把薄片状的东西粘在另一个东西上:粘~|张~。

    (2)(动)紧挨:~近|~边。

    (3)(动)贴补。

    (4)(名)津贴:津~。

    • 拼音jūn
    • 注音ㄐㄩㄣ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PLJ
    • 五行

    (1)(名)军队:我~|陆~|八路~|解放~| 参~|裁~|生产大~|劳动后备~。

    (2)(量)军队的编制单位;一军辖若干师:第一~|敌人的兵力估计有两个~。

    • 拼音
    • 注音ㄏㄨ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YNE
    • 五行

    (1)(名)门(基本义):门~。

    (2)(名)人家:住~|庄~|~主|~籍|千家万~。

    (3)(名)门第:门当~对。

    (4)(名)户头;有财务关系的单位或个人:账~|用~|开~。

    (5)(名)(Hù)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