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儿贴妇
mài ér tiē fù
ㄇㄞˋ ㄦˊ ㄊ一ㄝ ㄈㄨˋ
一般成语
賣兒貼婦
METF
联合式成语
古代成语
贬义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指因生活所迫,把妻子儿女卖给别人
出处:
《南齐书 良政传 虞愿》:“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卖儿贴妇钱,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
语法:
卖儿贴妇作谓语、定语;指生活贫困。
示例:
卖儿贴妇竭膏血,一塔岂有功德缘!清·黄遵宪《南汉修慧寺千佛塔歌》
字义分解
- 拼音mài
- 注音ㄇㄞˋ
- 笔划8
- 繁体賣
- 五笔FNUD
- 五行水
(1)(动)拿东西换钱(跟‘买’相对):把余粮~给国家。
(2)(动)为了自己出卖祖国或亲友:~国|~国求荣。
(3)(动)尽量用出来;不吝惜:~劲儿|~力气。
(4)(动)故意表现在外面;让人看见:~功|~弄。
(5)(量)旧时饭馆中称一个菜为一卖:一~炒腰花。
- 拼音ér
- 注音ㄦˊ
- 笔划2
- 繁体兒
- 五笔QTN
(1)(名)小孩子:小~。
(2)(名)男孩子:~子。
(3)(名)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健~。
(4)(助)词尾:火~。
(5)(名)周朝国名;在今山东滕县东南。
(6)(名)姓。同“倪”。
- 拼音tiē
- 注音ㄊㄧㄝ
- 笔划9
- 繁体貼
- 五笔MHKG
- 五行火
(1)(动)把薄片状的东西粘在另一个东西上:粘~|张~。
(2)(动)紧挨:~近|~边。
(3)(动)贴补。
(4)(名)津贴:津~。
与卖儿贴妇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