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比皆是
拼音:bǐ bǐ jiē shì
注音:ㄅ一ˇ ㄅ一ˇ ㄐ一ㄝ ㄕˋ
词性: 成语

比比皆是的意思

词语解释:

比比皆是bǐbǐ-jiēshì

(1) 比比:到处,处处。形容遍地都是

清明灵秀之气所秉者,上自朝廷,下至草野,比比皆是。——《红楼梦》
朝为师生而暮若途人者,比比皆是。——·陶宗仪《辍耕录》
ubiquitous;can be found everywhere

引证解释:

⒈ 到处都是;到处都有。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自后世恶直好佞,以直言贾祸者比比皆是。”
明宋濂《答郡守聘五经师书》:“故阀閲之家多尊道德而浅功利,据案谈经,比比皆是。”
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误增不字例》:“古书简奥,文义难明,后人不晓,率臆增益,致失其真,比比皆是。”

国语词典:

到处都是。形容很多。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六.丧师衰经》:「世道不古久矣!朝为师生而暮若途人者,比比皆是。」《红楼梦.第二回》:「上自朝廷,下至草野,比比皆是。」也作「比比皆然」、「比肩皆是」。

词语翻译

英语
can be found everywhere
法语
(expr. idiom.)​ il en est partout ainsi, c'est partout la même chose

网络解释:

比比皆是

  • 比比皆是,读音是bǐ bǐ jiē shì,是一个汉语词语,释义是表示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 1、超市里各类食品比比皆是
    • 2、植物园里叫不上名字的花比比皆是
    • 3、镇上这样的人比比皆是
    • 4、啃老族月光族屡见不鲜道德滑坡食品安全比比皆是
    • 5、在这里,写字楼,商店比比皆是
    • 6、我们班级中比比皆是高才生。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ㄅㄧ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XXN
    • 五行

    (1)(动)比较;较量:~武|~干劲。

    (2)(动)能够相比:坚~金石。

    (3)(动)比画:连说带~。

    (4)(动)对着;向着:民兵用枪~着特务。

    (5)(动)仿照:~着葫芦画瓢(比喻模仿着做事)。

    (6)(动)比方;比喻:把帝国主义~作纸老虎。

    (7)(动)比较同类数量的倍数关系;其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这里小麦和水稻的产量约为一与四之~。

    (8)(动)表示比赛双方得分的对比:甲队以二~一胜乙队。

    (9)(介)用来比较性状和程度的差别:他~我强。

    (10)(旧读bì)〈书〉(动)紧靠;挨着:~肩|鳞次栉~。

    (11)(旧读bì)〈书〉(动)依附;勾结:朋~为奸。

    (12)(旧读bì)〈书〉(副)近来:~来。

    • 拼音jiē
    • 注音ㄐㄧㄝ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XXRF
    • 五行

    (副)〈书〉都;都是:~大欢喜|全民~兵|放之四海而~准。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JGHU
    • 五行

    [ shì ]

    1. 表示解释或分类:他是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是鲁迅。

    2. 表示存在:满身是汗。

    3.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是好诗,就是太长了。

    4. 表示适合:来的是时候。

    5. 表示任何:凡是。是活儿他都肯干。

    6. 用于问句:他是走了吗?

    7.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是冷。

    8. 对,合理,与“非”相对:是非。他说的是。实事求是。

    9. 认为对:是古非今。各行其是。深是其言。

    10.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是,我就去。

    11. 这,此:是日。是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是。

    12. 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惟你是问。惟利是图。

    1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