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土
拼音:nián tǔ
注音:ㄋ一ㄢˊ ㄊㄨˇ
词性: 名词

黏土的意思

词语解释:

有黏性的泥土。

引证解释:

⒈ 有黏性的泥土。

《书·禹贡》“厥土赤埴坟” 孔传“土黏曰埴” 唐孔颖达疏:“《考工记》用土为瓦,谓之塼埴之工,是埴为黏土,故土黏曰埴。”

国语词典:

具塑性与黏性的土壤,由直径小于二百五十六分之一公厘的矿物细粒所组成。依成分的不同,可用于烧制砖、瓦、陶瓷器,或其他工业制品。

词语翻译

英语
clay, loam
德语
Tonmineral , Lehm, tönern (S)​
法语
argile

网络解释:

黏土

  • 黏土是含沙粒很少、有黏性的土壤,水分不容易从中通过才具有较好的可塑性。
  • 一般的粘土都由硅酸盐矿物在地球表面风化后形成,一般在原地风化,颗粒较大而成分接近原来的石块的,称为原生黏土或者是一次黏土。这种黏土的成分主要为氧化硅与氧化铝,色白而耐火,为配制瓷土之主要原料。
    • 1、不同产地的煤矸石大都含有高岭石和白云母等黏土矿物。
    • 2、通过双江口堆石坝掺砾黏土心墙试验与计算,并与现有的总应力法计算结果比较,验证该总应力法算法的可行性。
    • 3、幸福像等待创作的黏土。孙燕姿 
    • 4、黏土被抛进一个槽子里面,然后便是一番搀和,捶打,搅拌,践踏。
    • 5、可这个城市像是一片无底的大流沙,不断地移动着它的沙粒,今天还在上层的沙粒,明天就沉沦到黏土污泥里去了。欧·亨利 
    • 6、比如钢质彩石瓦就有替换掉原有的黏土瓦、水泥瓦、彩钢板、玻纤沥青瓦、石板瓦等,有望成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

    字义分解

    • 拼音nián
    • 注音ㄋㄧㄢˊ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TWIK
    • 五行

    (形)象糨糊或胶水等所具有的、能使一个物体附着在另一个物体上的性质:~虫|~度|~米|~性。

    • 拼音
    • 注音ㄊㄨ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FFFF
    • 五行

    (1)(名)泥土;土壤

    (2)(名)土地。

    (3)(副)本地的;地方的:~特产|~俗。

    (4)(名)指我国民间沿用的生产技术和有关的设备、产品、人员等:~方|~招儿。

    (5)(形)不合潮流;不开通:~气。

    (6)(名)未熬制的鸦片:烟~。

    (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