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猴
拼音:mù hóu
注音:ㄇㄨˋ ㄏㄡˊ

沐猴的意思

词语解释:

猕猴。

引证解释:

⒈ 猕猴。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四·猕猴》。

《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罽宾﹞出封牛、水牛、象、大狗、沐猴、孔爵。”
颜师古注引郭义恭《广志》:“沐猴,即弥猴也。”
《诗·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 三国吴陆玑疏:“猱,獼猴也, 楚人谓之沐猴。”
晋左思《魏都赋》:“造沐猴於棘刺。”

国语词典:

猕猴的别名。参见「猕猴」条。

网络解释:

沐猴

  • 猕猴(学名 Macaca),猴科的一属,是亚洲和北非地区最常见的一类 猴,也称为猢狲。猕猴也常被用于进行各种医学试验。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ㄇㄨ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ISY
    • 五行

    (1)(动)洗头发:栉风~雨。

    (2)(Mù)姓。

    (3)(名)沐河;发源于山东省;流入江苏省。

    • 拼音hóu
    • 注音ㄏㄡ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QTWD
    • 五行

    (1)(名)(~儿)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形状略像人;身上有毛;灰色或褐色;有尾巴;行动灵活;好群居;口腔有储存食物的颊囊;以果实、野菜、鸟卵和昆虫为食物;通称猴子。

    (2)(形)〈方〉乖巧;机灵(多指孩子):这孩子多~啊!

    (3)(动)〈方〉像猴似的蹲着:他~在台阶上嗑瓜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