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对
拼音:zòu duì
注音:ㄗㄡˋ ㄉㄨㄟˋ

奏对的意思

词语解释:

臣属当面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
文体名﹐'奏疏'与'对策'的并称。

引证解释:

⒈ 臣属当面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

唐郑棨《开天传信记》:“安西衙将刘文树,口辩,善奏对,上每嘉之。”
《宋史·哲宗纪一》:“﹝元祐五年四月﹞癸丑,詔讲读官御经筵,退留二员奏对邇英阁。”
《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圣人﹞问了问他的家世学业,又见他奏对称旨,天颜大悦。”

⒉ 文体名,“奏疏”与“对策”的并称。

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上》:“盖典生纪传,謨开集议;贡附典而肇记志,范媵謨以启奏对。”

国语词典:

臣下回答君上所问的事。

网络解释:

奏对

  • 奏对的拼音是zòu duì,注音是ㄗㄡˋ ㄉㄨㄟˋ,意为臣属当面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
  • 字义分解

    • 拼音zòu
    • 注音ㄗㄡ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DWGD
    • 五行

    (1)(名)演奏:合~|~鸣曲|~国歌。

    (2)(名)发生;取得:~效|大~奇功。

    (3)(名)臣子对帝王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本|~功|~疏|~闻|~议|~折。

    • 拼音duì
    • 注音ㄉㄨㄟ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CFY
    • 五行

    (1)(名)对子:喜~。

    (2)(动)回答:~答如流。

    (3)(动)向着、朝着:枪口~着敌人。

    (4)(动)对待:~事不~人。

    (5)(动)使两个东西配合或接触:~个火儿。

    (6)(动)照着样检查:校~。

    (7)(动)调整使合于一定标准:~时间。

    (8)(动)搀和(多指液体):汤里~点水。

    (9)(动)平均分成两份:~半儿。

    (10)(形)对面的;敌对的:~手。

    (11)(形)正确、正常、适合:这话很~。

    (12)(量)双:一~杯子。

    (13)(介)朝、向;用法跟“对于”差不多:~困难不能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