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声
拼音: | kàng shēng |
注音: | ㄎㄤˋ ㄕㄥ |
抗声的意思
词语解释:
高声;大声。
引证解释:
⒈ 高声;大声。
引《魏书·任城王顺传》:“紇胁肩而出, 顺遂抗声叱之。”
唐鲁收《怀素上人草书歌》:“狂来纸尽势不尽,投笔抗声连叫呼。”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自放状头》:“枢援毫斯须而就,每札一人,则抗声斥其姓名。”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三朝元老》:“遂探袖出文,抗声朗读。”
欧阳山《柳暗花明》八一:“周炳抗声道:‘如果是美意,也不过是资本家的美意罢了。’”
网络解释:
抗声
字义分解
- 拼音kàng
- 注音ㄎㄤˋ
- 笔划7
- 繁体抗
- 五笔RYMN
- 五行木
(1)(动)抵抗;抵挡:顽~|抵~|~日战争。
(2)(动)拒绝;抗拒:~命|~租。
(3)(动)对等:~衡|分庭~礼。
与抗声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