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鼗
拼音:xián táo
注音:ㄒ一ㄢˊ ㄊㄠˊ

弦鼗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弦鞉”。乐器名。犹今之三弦。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弦鞉”。乐器名。犹今之三弦。

《旧唐书·音乐志二》:“琵琶、四弦, 汉乐也。初, 秦长城之役,有弦鼗而鼓之者。”
清毛奇龄《西河词话》卷三五:“三弦起於秦时,本三代鼗鼓之製,而改形易响,谓之弦鞉。 唐时坐部多习之。”

网络解释:

弦鼗

  • 弦鼗,读音xián táo,汉语词汇,指一种乐器名。
  • 字义分解

    • 拼音xián
    • 注音ㄒㄧㄢ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XYXY
    • 五行

    (1)(名)弓背两端之间系着的绳状物;有弹性:弓~|箭在~上|改~易辙。

    (2)(名)(~儿)乐器上发声的线:管~乐。

    (3)(名)〈方〉发条:上~。

    (4)(名)直线与圆相交;在圆周内的部分叫弦:正~|余~。

    (5)(名)我国古代称不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弦。

    • 拼音táo
    • 注音ㄊㄠˊ
    • 笔划19
    • 繁体
    • 五笔IQFC
    • 五行

    (名)〈书〉拨浪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