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弦易辙
gēng xián yì zhé
ㄍㄥˋ ㄒ一ㄢˊ 一ˋ ㄓㄜˊ
一般成语
更絃易轍
GXYZ
联合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
出处:
《明史·潘埙传》:“今春秋已盛,更弦易辙,此其时也。”
语法:
更弦易辙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示例:
要以学力为浅深,其大旨罔有不同,固无俟于更弦易辙也。清·黄宗羲《〈明文案〉序下》
英语:
dance to another tune
近义词:
- 1、然而,“小国之坚,大国之擒也”,菲律宾若不更弦易辙,终将引火烧身,得不偿失。
- 2、目前,杭州城中不少“礼品回收”店已“更弦易辙”。
- 3、此时此刻,哥斯达黎加外交决策不更弦易辙,不为开拓平等互利的中哥经贸关系而“铺平道路”,更待何时?
- 4、“尽管困难重重,尽管很不容易,但是你要想在这半道上更弦易辙,就会前功尽弃。
- 5、于是,本该丰富多彩的暑假,本该痛痛快快玩儿的暑假,就只更弦易辙,失去本来功能,让孩子们过得单调乏味,暑假就只无。
- 6、如果更弦易辙,只要加大宣传投入,有可能逐步让人们习惯并接受这个新品牌。
字义分解
- 拼音xián
- 注音ㄒㄧㄢˊ
- 笔划8
- 繁体弦
- 五笔XYXY
- 五行水
(1)(名)弓背两端之间系着的绳状物;有弹性:弓~|箭在~上|改~易辙。
(2)(名)(~儿)乐器上发声的线:管~乐。
(3)(名)〈方〉发条:上~。
(4)(名)直线与圆相交;在圆周内的部分叫弦:正~|余~。
(5)(名)我国古代称不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弦。
- 拼音yì
- 注音ㄧˋ
- 笔划8
- 繁体易
- 五笔JQRR
- 五行火
(1)(形)轻易;容易:~于|简~。
(2)(形)平和:平~近人。
(3)(形)〈书〉轻视。
(4)(动)改变;变换:变~|移风~俗。
(5)姓。
与更弦易辙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