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zhū zǐ |
注音: | ㄓㄨ ㄗˇ |
朱紫的意思
词语解释:
红色与紫色。
《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
比喻辞采。
古代高级官员的服色或服饰。谓红色、紫色官服。
古代高级官员的服色或服饰。谓朱衣紫绶,即红色官服,紫色绶带。
引证解释:
⒈ 红色与紫色。
引《文选·张衡<西京赋>》:“木衣綈锦,土被朱紫。”
李善注:“朱紫,二色也。”
宋梅尧臣《洛阳牡丹》诗:“红栖金谷妓,黄值洛川妃。朱紫亦皆附,可言人世稀。”
⒉ 后因以“朱紫”喻正与邪、是与非、善与恶。
引《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
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朱,正色;紫,间色之好者。恶其邪好而夺正色。”
《东观汉记·宗资传》:“汝南太守宗资,任用善士,朱紫区别。”
《后汉书·陈元传》:“夫明者独见,不惑於朱紫;听者独闻,不谬於清浊。”
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见一善则盱衡扼腕,遇一才则扬眉抵掌,雌黄出其脣吻,朱紫由其月旦。”
唐刘知几《史通·编次》:“班固踵武,仍加祖述於其间……朱紫以之混淆,冠履於焉颠倒。”
⒊ 比喻辞采。
引《南齐书·周颙传》:“顒音辞辩丽,出言不穷,宫商朱紫,发口成句。”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定势》:“是以括囊杂体,功在銓别,宫商朱紫,随势各配。”
⒋ 古代高级官员的服色或服饰。谓朱衣紫绶,即红色官服,紫色绶带。
引《艺文类聚》卷四八引南朝梁王僧孺《吏部郎表》:“方愧朱紫,永懵钧衡。”
⒌ 古代高级官员的服色或服饰。谓红色、紫色官服。
引唐白居易《偶吟》:“久寄形於朱紫内,渐抽身入蕙荷中。”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唯大贤忽为人縶维,官至朱紫。”
清李渔《奈何天·忧嫁》:“下官只因宦途偃蹇,家计萧条,不以朱紫为荣,但觉素封可羡。”
国语词典:
红色和紫色。
网络解释:
朱紫 (中国汉语)
朱紫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巴蕉洞言火候次序,至矣尽矣;通天河辨药物斤两,至矣尽矣;朱紫国写招摄作用,至矣尽矣。
- 2、都中冠盖飞扬,车马辐辏,人衣绨绣,士被朱紫,这洛邑不觉愈形富丽。
- 3、你先去报知金圣娘娘,她听说我要打朱紫国,就眼泪汪汪不让去,就说朱紫国兵强将勇,必然胜我。
- 4、朱紫衣白了童梅一眼,转念一想,童梅说得不错,自己在这里撒娇撒痴的,别把韩冷推向蒋瑜的怀抱了,悄悄对童梅说道“谢谢姐姐。
- 5、棕红闪耀的金沙就象淘金者的法宝一样,最能匡助刷新机遇,并且能无形中吸引命中注定的朱紫到来。
- 6、金黄的龙椅之前,是朱紫的御案,玉案之上,奏章高高的两摞,朱笔砚台的右上角,是尊白玉狮子,玲珑可爱,白光莹莹,却是理宗的私章。
字义分解
- 拼音zhū
- 注音ㄓㄨ,ㄕㄨˊ
- 笔划6
- 繁体硃
- 五笔RII
1. 红色:朱红。朱批。朱笔。朱文(印章上的阳文)。朱门(红漆大门,旧时指豪富人家)。
2. 矿物名:朱砂(无机化合物,中医用于镇静剂。亦称“辰砂”、“丹砂”)。朱墨。
3. 姓。
与朱紫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