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经
拼音: | sāng jīng |
注音: | ㄙㄤ ㄐ一ㄥ |
桑经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水经》。相传为汉桑钦所作,故称。
引证解释:
⒈ 指《水经》。相传为汉桑钦所作,故称。参阅《旧唐书·艺文志》。
引清钱谦益《徐霞客传》:“其书数万言,皆订补《桑经》酈注,及汉宋诸儒疏解《禹贡》所未及。”
网络解释:
桑经
字义分解
- 拼音sāng
- 注音ㄙㄤ
- 笔划10
- 繁体桑
- 五笔CCCS
- 五行木
(1)(名)桑树;乔木;叶子是蚕的饲料;嫩枝的韧皮纤维可造纸;果穗可以吃;嫩枝、根的白皮、叶和果实均可入药。
(2)(名)姓。
- 拼音jīng,jìng
- 注音ㄐㄧㄥ
- 笔划8
- 繁体經
- 五笔XCAG
jīng
1.(旧读jìng)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跟“纬”相对):~纱。~线。
2.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脉。~络。
3.经度:东~。西~。
4.经营;治理:~商。整军~武。
5.上吊:自~。
6.历久不变的;正常:~常。不~之谈。
7.经典:本草~。佛~。念~。十三~。
8.月经:行~。~血不调。
9.姓。
10.经过:~年累月。几~周折。这件事是~我手办的。~他一说,我才知道。
11.禁(jīn)受:~不起。~得起考验。
jìng1.动词:织布之前,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来回梳整,使成为经纱或经线:经纱。
与桑经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