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经行权
  • 【拼音】:  

    fǎn jīng xíng quán

  • 【注音】:  

    ㄈㄢˇ ㄐ一ㄥ ㄒ一ㄥˊ ㄑㄨㄢˊ

  •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反經行権

  • 【简拼】:  

    FJXQ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成语意思

  • 解释:

    经:常道;权:权宜的办法。指违反常规,采取权宜之计。

  • 出处:

    元 施惠《幽闺记 招商谐偶》:“倘遇不良之人,无赖之辈,强逼为婚,非惟玷污了身己,抑且所配非人。不若反经行权,成就了好事罢。”

  • 语法:

    反经行权偏正式;作谓语;指采取变通的手段。

  • 示例:

    而今客居数千里之外,只得反经行权,目下图个伴寂寥之计,他日娶了正妻,遣还了他亦无不可。(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二)

  • 近义词:

    反经从权

  • 字义分解

    • 拼音fǎn
    • 注音ㄈㄢ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RCI
    • 五行

    (1)(动)回;还:~击。

    (2)(动)反抗;反对:造~。

    (3)(动)翻转:~复。

    (4)(动)推及:举一~三。

    (5)(形)与“正”相对:~面。

    (6)(副)反而;相反地:画虎不成~成犬。

    • 拼音jīng,jìng
    • 注音ㄐㄧㄥ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XCAG

    jīng

    1.(旧读jìng)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跟“纬”相对):~纱。~线。

    2.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脉。~络。

    3.经度:东~。西~。

    4.经营;治理:~商。整军~武。

    5.上吊:自~。

    6.历久不变的;正常:~常。不~之谈。

    7.经典:本草~。佛~。念~。十三~。

    8.月经:行~。~血不调。

    9.姓。

    10.经过:~年累月。几~周折。这件事是~我手办的。~他一说,我才知道。

    11.禁(jīn)受:~不起。~得起考验。

    jìng

    1.动词:织布之前,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来回梳整,使成为经纱或经线:经纱。

    • 拼音háng,xíng
    • 注音ㄏㄤˊ,ㄒㄧ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FHH

    • 拼音quán
    • 注音ㄑㄩㄢ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SCY
    • 五行

    (1)(名)〈古〉秤锤。

    (2)〈书〉(动)权衡:~其轻重。

    (3)(名)权力:当~|有职有~。

    (4)(名)权利:人~|公民~|选举~|发言~。

    (5)(名)有利的形势:主动~|制空~。

    (6)(动)权变;权宜:~谋。

    (7)(副)权且;姑且:~充|死马~当活马医。

    (8)姓。〈古〉又同“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