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坛
拼音:guàn tán
注音:ㄍㄨㄢˋ ㄊㄢˊ

灌坛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晋张华《博物志》卷七:"太公为灌坛令,武王梦妇人当道夜哭,问之,曰:'吾是东海神女,嫁于西海神童。今灌坛令当道,废我行。我行必有大风雨,而太公有德,吾不敢以暴风雨过,是毁君德。'武王明日召太公,三日三夜,果有疾风暴雨从太公邑外过。"原为地名。后用以代指有德行的地方官吏。

引证解释:

⒈ 原为地名。后用以代指有德行的地方官吏。

晋张华《博物志》卷七:“太公为灌坛令, 武王梦妇人当道夜哭,问之,曰:‘吾是东海神女,嫁於西海神童。今灌坛令当道,废我行。我行必有大风雨,而太公有德,吾不敢以暴风雨过,是毁君德。’ 武王明日召太公,三日三夜,果有疾风暴雨从太公邑外过。”
南朝梁庾肩吾《从驾喜雨》诗:“赦詔还京兆,归神出灌坛。”
唐杜甫《题郪原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诗:“云散灌坛雨,春青彭泽田。”
唐高适《同房侍御山园新亭与邢判官同游》诗:“灌坛有遗风, 单父多鸣琴。”

网络解释:

灌坛

  • 灌坛是汉语词汇,拼音guàn tán,出自《博物志》。
  • 字义分解

    • 拼音guàn
    • 注音ㄍㄨㄢˋ
    • 笔划20
    • 繁体
    • 五笔IAKY
    • 五行

    (1)(动)浇;灌溉:引水~田。

    (2)(动)倒进去或装进去(多指液体、气体或颗粒状物体):~了一瓶热水|风雪呼呼~进门来|那响亮的声音直往他耳朵里~。

    (3)(动)指录音:~唱片。

    • 拼音tán
    • 注音ㄊㄢˊ
    • 笔划7
    • 繁体壇、罎
    • 五笔FFCY
    • 五行

    (1)(名)土筑高台;用于祭祀会盟等。

    (2)(名)土台;多在上面种花:花~|草~。

    (3)(名)某些会道门设立的拜神集会的组织。

    (4)(名)口小腹大的陶器:酒~。

    (5)(名)指文艺界或体育界:艺~|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