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朴
拼音: | dūn pǔ |
注音: | ㄉㄨㄣ ㄆㄨˇ |
敦朴的意思
词语解释:
敦朴
(1) 敦厚朴实;忠厚朴实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见“敦朴”。亦作“敦朴”。敦厚朴素。
引《史记·孝文本纪》:“上常衣綈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幃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
《后汉书·樊準传》:“太后深纳其言,是后屡举方正、敦朴、仁贤之士。”
明唐顺之《与程松溪司成》:“有能为道德仁义之説者,又往往口耳而不中於实用,是以沦胥愈下,至於亷耻敦朴之道丧,而獧利机械之俗成。”
清刘大櫆《赠姚咏棠序》:“咏棠居一室,一志篤向乎诗书,敦朴自守。”
国语词典:
敦厚朴实。
如:「他为人敦朴,做事实在,很受大家欢迎。」
网络解释:
敦朴
- 1、山右巨商,所立票号,法至精密,人尤敦朴,信用最著。
- 2、然而,当来到墨脱后,这里的落后面貌与老百姓的清苦和敦朴,改变了他的想法,“我决定要为这个‘高原孤岛’修一条路”。
- 3、崖县之民,质朴而知耻;昌江之民,勤朴而悍狭;定安之民,敏客善调说;万宁之民,质野而畏法;陵水之民,敦朴而安分;感恩之民,朴野而寡争。
- 4、又因发生灾异,寻访那些隐居不仕的高士,重视贤良、方正、敦朴、有道的察举。
- 5、学篆字,必须博古,能识古器,其款识中古字,神气敦朴,可以助人。
- 6、采访陈亚香,你可以清晰地感觉到这个深圳人的素质与风范,他的敦朴、坦荡、光明磊落、言谈话语之间涌动的那种自信与激情,无时不在地感染着你。
字义分解
- 拼音dūn,duì
- 注音ㄉㄨㄣ,ㄉㄨㄟˋ
- 笔划12
- 繁体敦
- 五笔YBTY
- 五行火
dūn
1. 厚道,笃厚:敦朴。敦厚。敦实。
2. 诚心诚意:敦聘。敦请。
3. 督促:“使虞敦匠”。敦劝。敦促。
4. 姓。
duì1. 古代盛黍稷的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