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庞之朴
dūn páng zhī pǔ
ㄉㄨㄣ ㄆㄤˊ ㄓ ㄆㄨˇ
生僻成语
敦龐之朴
DPZP
偏正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敦庞:敦厚;朴:未加工的。形容质朴敦厚
出处:
汉·王充《论衡·自纪》:“没华虚之文,有敦庞之朴。”
语法:
敦庞之朴作宾语;用于人。
字义分解
- 拼音dūn,duì
- 注音ㄉㄨㄣ,ㄉㄨㄟˋ
- 笔划12
- 繁体敦
- 五笔YBTY
- 五行火
dūn
1. 厚道,笃厚:敦朴。敦厚。敦实。
2. 诚心诚意:敦聘。敦请。
3. 督促:“使虞敦匠”。敦劝。敦促。
4. 姓。
duì1. 古代盛黍稷的器具。
- 拼音páng
- 注音ㄆㄤˊ
- 笔划8
- 繁体龐
- 五笔YDXV
- 五行火
(1)(形)庞大:~然大物。
(2)(形)多而杂乱:~杂。
(3)(Pánɡ)姓。
(4)(名)(~儿)脸盘:面~。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与敦庞之朴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