骢马使
拼音: | cōng mǎ shǐ |
注音: | ㄘㄨㄥ ㄇㄚˇ ㄕˇ |
骢马使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后汉书.桓典传》:'﹝桓典﹞辟司徒袁隗府,举高第,拜侍御史。是时宦官秉权,典执政无所回避。常乘骢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在御史七年不调,后出为郎。'后以'骢马使'指御史。
引证解释:
⒈ 后以“驄马使”指御史。
引《后汉书·桓典传》:“﹝桓典﹞辟司徒袁隗府,举高第,拜侍御史。是时宦官秉权, 典执政无所回避。常乘驄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驄马御史。’……在御史七年不调,后出为郎。”
唐张南史《送李侍御入茅山采药》诗:“聊听驄马使,却就紫阳仙。”
明何景明《九日同陈侍御凤谷登宴》诗:“柏臺驄马使,兰谷凤仙家。”
《红楼梦》第一〇五回回目:“锦衣军查抄寧国府,驄马使弹劾平安州。”
网络解释:
骢马使
字义分解
- 拼音mǎ
- 注音ㄇㄚˇ
- 笔划3
- 繁体馬
- 五笔CNNG
- 五行水
(1)(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
(2)(形)大:~蜂|~勺。
(3)(Mǎ)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