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肉
拼音:kuài ròu
注音:ㄎㄨㄞˋ ㄖㄡˋ

块肉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南宋末帝赵昺。

引证解释:

⒈ 指南宋末帝赵昺。参见“一块肉”。

严复《原强》:“然而块肉沦丧,不及百年, 长城以南,復归汉种。”

网络解释:

块肉

  • 块肉,是汉语词汇,读音为kuài ròu,释义是指南宋末帝赵昺。
  • 字义分解

    • 拼音kuài
    • 注音ㄎㄨㄞ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FNWY
    • 五行

    (1)(名)(~儿)成疙瘩或成团儿的东西:糖~儿|煤~|把肉切成~。

    (2)(名)ɑ)用于块状或某些片状的东西:两~香皂|一~布。b)用于银币或纸币;等于“圆”:两~香皂|一~布。b)用于银币或纸币;等于“圆”

    • 拼音ròu
    • 注音ㄖㄡ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MWWI
    • 五行

    (1)(名)人或动物体内接近皮的柔韧的物质。某些动物的肉可以吃。

    (2)(名)某些瓜果里可以吃的部分:枣~|冬瓜~厚。

    (3)(形)〈方〉不脆;不酥:~瓤儿西瓜。

    (4)(形)〈方〉性子缓慢;动作迟钝:~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