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è ròu mó hu
ㄒㄩㄝˋ ㄖㄡˋ ㄇㄛˊ ˙ㄏㄨ
常用成语
XRMH
主谓式成语
当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血流肉烂,无法辨认器官肢体。形容死亡或受伤的惨状。
出处: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24章:“弟兄们让不开路,被火车碾的断腰折骨,血肉模糊。”
语法:
血肉模糊作谓语、定语;用于流血场面。
示例:
仔细看去,这条路上血肉模糊成了一片,没有一个干净的尸体。巴金《家》二十五
近义词:
- 1、奄奄一息的小贝被丢到地上,小睦转头,又狠狠踩了几下它血肉模糊的小脑袋,扬长而去。
- 2、方州门前,荒落步步膝行,背脊上已是血肉模糊,只消再向前挪动一步,受了最后两杖,他便再不是万众种民钦仰的太极度师,从此法力被削,永为贱役,供人驱使。
- 3、毕业是一窗玻璃,我们要撞碎它,然后擦着锋利的碎片走过去,血肉模糊之后开始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生。
- 4、我甚至在慢慢撕扯下开自己的保护壳,任凭那血肉模糊的痛感侵袭吞噬的过程中,依然麻木地继续着我的故事。我大概是真的疯掉了。河唐先生。
- 5、死人活鬼个个满背中箭、全身筛子洞,人人血肉模糊,排筏也有十多个双层皮囊被射穿击破。
- 6、万少华说,从事医护作见过的病痛多了,但老人们那些经过数十年仍血肉模糊、恶臭不绝的创伤,还是让他们深感震撼和怆痛。
字义分解
- 拼音xiě,xuè
- 注音ㄒㄧㄝˇ,ㄒㄩㄝˋ
- 笔划6
- 繁体血
- 五笔TLD
- 五行水
xuè
1.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血型。血脂。血压。血糖。血迹。血汗。血泪。血洗。血书。血雨腥风。血海深仇。
2. 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血统。血缘。
3. 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方刚。
xiě1. 义同“血”(xuè),用于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也用于口语常用词,如“鸡血”、“血块子”。
- 拼音ròu
- 注音ㄖㄡˋ
- 笔划6
- 繁体肉
- 五笔MWWI
- 五行火
(1)(名)人或动物体内接近皮的柔韧的物质。某些动物的肉可以吃。
(2)(名)某些瓜果里可以吃的部分:枣~|冬瓜~厚。
(3)(形)〈方〉不脆;不酥:~瓤儿西瓜。
(4)(形)〈方〉性子缓慢;动作迟钝:~脾气。
- 拼音mó,mú
- 注音ㄇㄛˊ,ㄇㄨˊ
- 笔划14
- 繁体模
- 五笔SAJD
mó
1. 法式,规范,标准:模范。模式。楷模。模型。模本。模压。
2. 仿效:模仿(亦作“摹仿”)。模拟(亦作“摹拟”)。模写。
3. 特指“模范”:劳模。英模。
mú1. 〔模样〕a.人的长相或装束打扮的样子;b.表示约略的时间、怎么办;c.描摹。
2. 用压制或浇注的方法使材料成为一定形状的工具:模子。模板。模具。
与血肉模糊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