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虚
拼音:yōng xū
注音:ㄩㄥ ㄒㄨ

庸虚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才能低下,学识浅薄。自谦之词。 2.指学识浅陋﹑才能低下的人。自谦之词。

引证解释:

⒈ 才能低下,学识浅薄。自谦之词。

《陈书·高祖纪上》:“高祖泣谓休悦曰:‘僕本庸虚,蒙国成造。’”
《北史·儒林传下·刘炫》:“以此庸虚,屡动宸眷;以此卑贱,每升天府。”
《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二年》:“吾以庸虚,受兹顾命。”
胡三省注:“庸,言身无所能,虚,言胸中无所有;谦词也。”
清方东树《答叶溥求论古文书》:“虽僕庸虚,其敢復顾时人讥笑,畏忌衔忍,不一吐所怀,以答高义,塞厚望耶?”

⒉ 指学识浅陋、才能低下的人。自谦之词。

宋苏轼《贺提刑马宣德启》:“畴咨明哲,宣布厚恩。匪惟凋瘵之获苏,抑亦庸虚之知勉。”

网络解释:

庸虚

  • 庸虚,汉语词汇。
  • 拼音:yōng xū
  • 释义:1、自谦之词。指才能低下,学识浅薄。2、指学识浅陋、才能低下的人。
  • 《陈书·高祖纪上》:“ 高祖泣谓休悦曰:‘仆本庸虚,蒙国成造。’”
  • 字义分解

    • 拼音yōng
    • 注音ㄩㄥ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YVEH
    • 五行

    (1)(形)平凡;不高明:~才|~医|~凡|附~|昏~|平~。

    (2)(形)(动)用(用于否定式):无~细述|无~讳言|无~赘述。

    (3)(形)(助)疑问词;表示反问;岂:~有济乎|~可弃乎?

    • 拼音
    • 注音ㄒㄩ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HAOG
    • 五行

    (1)(形)空虚(跟‘实’相对):~幻|~浮。

    (2)(形)空着:~位以待。

    (3)(动)因心里惭愧或没有把握而勇气不足:胆~。

    (4)(副)徒然;白白地:~度|不~此行。

    (5)(形)虚假:~伪|~名。

    (6)(形)虚心:谦~。

    (7)(形)虚弱:气~|血~。

    (8)(名)指政治思想、方针、政策等方面的道理:务~。

    (9)(名)二十八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