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g bù xū chuán
ㄇ一ㄥˊ ㄅㄨˋ ㄒㄨ ㄔㄨㄢˊ
常用成语
名不虚傳
MBXC
主谓式成语
传;不能读作“zhuàn”。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名不虚传与“名副其实”有别:名不虚传的“名”专指“名声”;不指“名称”。“名副其实”的“名”可指名声;也可指名称。
成语意思
解释:
虚:不真实。传出来的名声与实际相符;不是虚假的。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徐邈传》:“帝大笑,顾左右曰:‘名不虚传。’”
语法:
名不虚传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示例:
系船白面问溪翁,名不虚传说未通。(宋 华岳《白面渡》诗)
英语:
be true to its fame
俄语:
заслуженная репутáция
日语:
名実ともにそなわる,名実相伴っている,評判にたがわない
其他:
<德>der gute Ruf entspricht der Wahrheit
近义词:
反义词:
- 1、久闻她的琴艺非凡,今日亲自聆听,果真名不虚传。
- 2、那是那些名不虚传的英国骑兵的一半。
- 3、爱沙尼亚首都名不虚传,是全欧网路架构最完善的城市。
- 4、这里的红叶果然是名不虚传哪,真漂亮。
- 5、漓江的水可真名不虚传,清澈得像透明的水晶,一眼即可看到水中鱼儿游动的身影。
- 6、这只熊果然名不虚传,笨得出奇。
字义分解
- 拼音míng
- 注音ㄇㄧㄥˊ
- 笔划6
- 繁体名
- 五笔QKF
- 五行水
1.人或事物的称谓:名字。名氏。名姓。名义。名分(fèn )。名堂。名落孙山。名存实亡。
2.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3.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名,行骗钱之实。
4.叫出,说出:不可名状。
5.声誉:名誉。名声。名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名噪一时。名过其实。
6.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名人。名士。名师。名将(jiàng )。名医。名著。名流。名言。名胜。名剧。
7.占有:不名一文。
8.量词,用于人:三名工人。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不
- 五笔GII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xū
- 注音ㄒㄩ
- 笔划11
- 繁体虚
- 五笔HAOG
- 五行水
(1)(形)空虚(跟‘实’相对):~幻|~浮。
(2)(形)空着:~位以待。
(3)(动)因心里惭愧或没有把握而勇气不足:胆~。
(4)(副)徒然;白白地:~度|不~此行。
(5)(形)虚假:~伪|~名。
(6)(形)虚心:谦~。
(7)(形)虚弱:气~|血~。
(8)(名)指政治思想、方针、政策等方面的道理:务~。
(9)(名)二十八宿之一。
- 拼音chuán,zhuàn
- 注音ㄔㄨㄢˊ,ㄓㄨㄢˋ
- 笔划6
- 繁体傳
- 五笔WFNY
- 五行火
chuán
1. 转(zhuǎn )授,递:传递。传输。传戒。传统。言传身教。
2. 推广,散布:宣传。流传。传名。传奇(a.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b.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c.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
zhuàn1. 解说经义的文字:经传。《左传》。
2. 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小传。自传。纪传。传记。传略。树碑立传。
3. 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水浒传》。
4. 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传舍(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
与名不虚传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