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雉
拼音:shān zhì
注音:ㄕㄢ ㄓˋ

山雉的意思

词语解释:

鸟名。一名鸐,俗称野鸡。

引证解释:

⒈ 鸟名。一名鸐,俗称野鸡。

《尔雅·释鸟》:“鸐,山雉。”
郭璞注:“尾长者。”
唐杜甫《送赵十七明府之县》诗:“山雉迎舟楫,江花报邑人。”
元赵孟頫《题山堂》诗:“山雉雊迎朝日去,野禽啼罢夕阳来。”

网络解释:

山雉

  • 山雉,鸟名。名鸐,俗称野鸡。
  • 山雉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是善鸣的吉祥之鸟。中国民间认为青鸐鸟叫,意味着太平盛世。每遇到太平盛世年间,青鸐鸟便在一些湖泽边飞翔。栖息于山川之间。只要青鸐鸟聚集的地方,必定有圣人出现。
  • 字义分解

    • 拼音shān
    • 注音ㄕㄢ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MMMM
    • 五行

    (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

    (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

    (3)(名)蚕蔟:蚕上~了。

    (4)(名)指山墙:房~。

    (5)(名)姓。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TDWY
    • 五行

    1.鸟,外形像鸡,雄的尾巴长,羽毛美丽,多为赤铜色或深绿色,有光泽,雌的尾巴稍短,灰褐色。善走,不能久飞。种类很多,都是珍禽,如血雉、长尾雉等。通称野鸡,有的地区叫山鸡。

    2.古代城墙长三丈高一丈叫一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