麇骇雉伏
jūn hài zhì fú
ㄐㄨㄣ ㄏㄞˋ ㄓˋ ㄈㄨˊ
生僻成语
麕駭雉伏
JHZF
联合式成语
古代成语
贬义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形容惊怕躲藏。
出处:
《新唐书·秦宗权》:“自关中薄青齐,南缭荆郢,北亘卫滑,皆麇骇雉伏,至千里无舍烟。”
语法:
麇骇雉伏作宾语、状语;用于惊慌害怕等。
字义分解
- 拼音jūn,qún
- 注音ㄐㄩㄣ,ㄑㄩㄣˊ
- 笔划16
- 繁体麇
- 五笔YNJT
- 五行木
jūn
1. 古书上指獐子。
qún1. 成群:麇至。麇集(聚集,群集)。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13
- 繁体雉
- 五笔TDWY
- 五行火
-
1.鸟,外形像鸡,雄的尾巴长,羽毛美丽,多为赤铜色或深绿色,有光泽,雌的尾巴稍短,灰褐色。善走,不能久飞。种类很多,都是珍禽,如血雉、长尾雉等。通称野鸡,有的地区叫山鸡。
2.古代城墙长三丈高一丈叫一雉。
与麇骇雉伏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