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棠
拼音: | yě táng |
注音: | 一ㄝˇ ㄊㄤˊ |
野棠的意思
词语解释:
果木名。即棠梨。
引证解释:
⒈ 果木名。即棠梨。参见“棠梨”。
引南朝梁沉约《早发定山》诗:“野棠开未落,山樱发欲然。”
唐储光羲《送姚六昆客任会稽何大蹇任孟县》诗:“野棠春未发,田雀暮成羣。”
宋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词:“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薛祥生注:“野棠,即棠梨,二月开白花,结实如小楝子大,霜后可食。”
网络解释:
野棠
字义分解
- 拼音yě
- 注音ㄧㄝˇ
- 笔划11
- 繁体野
- 五笔JFCB
- 五行土
(1)(名)野外:~地|~外。
(2)(名)界限:视~。
(3)(名)指不当政的地位:在~|下~。
(4)(形)不是人所饲养或培植的(动物或植物):~花|~草|~兽。
(5)(形)蛮横不讲理;粗鲁没礼貌:~蛮|粗~|撒~。
(6)(形)不受约束:~性|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