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腔
拼音: | xī qín qiāng |
注音: | ㄒ一 ㄑ一ㄣˊ ㄑ一ㄤ |
西秦腔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古代戏曲剧种名。明末清初流行于陕西﹑甘肃一带。清乾隆间一度在北京盛行。有人认为就是秦腔﹐或秦腔支派同州梆子。又广东的西秦戏﹐最早也用此名。伴奏以胡琴为主﹐月琴副之﹐不用笙笛。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戏曲剧种名。 明末清初流行于陕西、甘肃一带。 清乾隆间一度在北京盛行。有人认为就是秦腔,或秦腔支派同州梆子。又广东的西秦戏,最早也用此名。伴奏以胡琴为主,月琴副之,不用笙笛。
网络解释:
西秦腔
字义分解
- 拼音qín
- 注音ㄑㄧㄣˊ
- 笔划10
- 繁体秦
- 五笔DWTU
(1)(名)周朝国名;在今陕西中部;甘肃东部。
(2)(名)朝代;公元前221-公元前206;秦始皇嬴政所建。
(3)(名)指陕西和甘肃。特指陕西。
(4)(名)(Qín)姓。
与西秦腔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