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东补西
  • 【拼音】:  

    yí dōng bǔ xī

  • 【注音】:  

    一ˊ ㄉㄨㄥ ㄅㄨˇ ㄒ一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移東補西

  • 【简拼】:  

    YDBX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成语意思

  • 解释:

    用之方面的钱、物弥补那方面的亏空或不足。比喻只求暂时应付,不作长久打算。

  • 出处:

    唐·陆贽《论裴延龄奸蠹书》:“移东就西,便为课续。取此适彼,遂号羡余。”

  • 语法:

    移东补西作谓语、定语;指暂时应付。

  • 示例:

    衣之破者,移东补西,必整必洁。(清 沈复《浮生六记 闲情记趣》)

  • 近义词:

    拆东补西截长补短

    • 1、始则移东补西,继则左支右绌。 ()
    • 2、那会儿,家境不宽绰,时常移东补西,也维持过来了。
    • 3、始则移东补西,继则左支右决绌。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ㄧ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TQQY
    • 五行

    (1)(动)移动:转~。

    (2)(动)改变;变动:~风易俗|贫贱不能~。

    • 拼音dōng
    • 注音ㄉㄨㄥ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AII
    • 五行

    (1)(名)方向名;指日出的一边:~方。

    (2)(名)主人;请客的人:房~。

    (3)(名)姓。

    • 拼音
    • 注音ㄅㄨ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PUHY
    • 五行

    (1)(动)添上材料;修理破损的东西;修补:~袜子。

    (2)(动)补充;补足;填补(缺额):弥~。

    (3)(动)补养:滋~。

    (4)(名)〈书〉利益;用处:不无小~。

    • 拼音
    • 注音ㄒㄧ
    • 笔划6
    • 繁体西
    • 五笔SGHG
    • 五行

    (1)(名)西方:~边|~南。

    (2)(名)西洋;内容或形式属于西洋的。

    (3)(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