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磬
拼音:shuāng qìng
注音:ㄕㄨㄤ ㄑ一ㄥˋ

霜磬的意思

词语解释:

佛寺中的钵形铜乐器。磬为打击乐器﹐本用玉石制造﹐故称。
指磬声。

引证解释:

⒈ 佛寺中的钵形铜乐器。磬为打击乐器,本用玉石制造,故称。

唐朱湾《同清江师月夜听转<法华经>歌》:“清泠霜磬有时动,寂歷空堂宜夜深。”
唐马戴《宿翠微寺》诗:“鸟归霜磬静,僧语石楼空。”

⒉ 指磬声。

宋梅尧臣《甘露寺》诗:“川涛观海若,霜磬入江濆。”

网络解释:

霜磬

  • 霜磬是汉语词汇,读音shuāngqìng,指佛寺中的钵形铜乐器。
  • 字义分解

    • 拼音shuāng
    • 注音ㄕㄨㄤ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FSHF

    (1)(名)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水汽在地面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

    (2)(名)像霜的东西:盐~。

    (3)(名)比喻白色:~鬓。

    • 拼音qìng
    • 注音ㄑㄧㄥˋ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FNMD
    • 五行

    (1)(名)古代打击乐器。用玉或石做成;形略如曲尺;悬在架上。

    (2)(名)寺庙中拜佛时敲打的钵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