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塾
拼音:shū shú
注音:ㄕㄨ ㄕㄨˊ

书塾的意思

词语解释:

书塾shūshú

(1) 私塾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old-style private school

引证解释:

⒈ 家塾;私塾。

鲁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在书塾以外,禁令可比较的宽了,但这是说自己的事,各人大概不一样。”
叶圣陶《西川集·春联儿》:“你老师替我拟的那副春联儿,书塾里老师仔细讲给我听了。”

网络解释:

书塾

  • 书塾是私学的一种,是古代青少年真正读书受教育的场所,学塾一般都是地方或私人所办,因此清代学塾发达,遍布城乡。塾师多为落第秀才或老童生。学生入学年龄不限。自五六岁至二十岁左右的都有,其中以十二三岁以下的居多。学生少则一二人,多则可达三四十人。
    • 1、所以我才打算自己去采呀,明天书塾没课,正有时间。
    • 2、宁母所说的大伯,便是宁家村唯一的书塾先生,也是宁家人,是个落魄秀才,一直对宁无缺很照顾,宁无缺一身所学,全是宁风所教。
    • 3、没错,是书塾,明天就给你安排去。
    • 4、而最让他无法忍受的是,在第十天的时候,王妃让他到书塾读书了。
    • 5、书塾内院,参加试考的近百名文童早已炸开了锅,因为,他们从未见过这样的场面。
    • 6、在房间里又休养了三天,朱昌不得不回书塾读书了。

    字义分解

    • 拼音shū
    • 注音ㄕㄨ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NNHY

    (1)(动)写字;记录;书写:大。振笔直

    (2)(名)字体:隶~。

    (3)(名)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

    (4)(名)书信:家~。

    (5)(名)文件:说明~。

    • 拼音shú
    • 注音ㄕㄨˊ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YBVF
    • 五行

    (名)旧时私人设立的教学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