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象
拼音:tūn xiàng
注音:ㄊㄨㄣ ㄒ一ㄤˋ

吞象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比喻志气高。 2.比喻贪婪狠毒。

引证解释:

⒈ 比喻志气高。

宋刘宰《次圣与小儿啖虎脯篇》诗:“弗説螺螄小,可以吞大象。”

⒉ 比喻贪婪狠毒。

元刘致《端正好·上高监司》曲:“吞象心肠,歹伎俩;穀中添粃屑,米内插粗糠。”

网络解释:

吞象

  • 吞象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tūn xiàng,比喻志气高。
  • 字义分解

    • 拼音tūn
    • 注音ㄊㄨㄣ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GDKF
    • 五行

    (1)(动)不嚼或不细嚼;整个地或成块地咽下去:~服|~金。

    (2)(动)并吞;吞没:侵~|鲸~。

    • 拼音xiàng
    • 注音ㄒㄧㄤ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QJEU
    • 五行

    (1)(名)哺乳动物;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

    (2)(名)形状;样子:万~更新。

    (3)(动)仿效;摹拟:~形|~声。

    (4)(名)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他的面貌~他哥哥。

    (5)(副)好象:~要下雨了。

    (6)(连)比如:~刘胡兰、黄继光这样的英雄人物;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