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舟是漏
tūn zhōu shì lòu
ㄊㄨㄣ ㄓㄡ ㄕˋ ㄌㄡˋ
生僻成语
TZSL
紧缩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 1、有人枉法,吞舟是漏;母亲维权,锱铢必较,绝不是法治的体现。
- 2、名人做虚假广告之所以“吞舟是漏”,根源就在于现行法律存在漏洞。
- 3、很多人担心,通过“雅贿”洗钱,让贪官多了一些隐秘通道,更难查处,更多的贪官由此“吞舟是漏”。
- 4、缺乏事前监督,执法只打死老虎——这是造成吞舟是漏,使贪赃枉法者。
- 5、用“量化指标”查处土地违法,难免挂一漏万,难免吞舟是漏,难免会让人觉得是在搞运动式执法,实在无法让人寄予期待。
- 6、对此,你当然可以说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但我更可以认为是吞舟是漏。
字义分解
- 拼音tūn
- 注音ㄊㄨㄣ
- 笔划7
- 繁体吞
- 五笔GDKF
- 五行火
(1)(动)不嚼或不细嚼;整个地或成块地咽下去:~服|~金。
(2)(动)并吞;吞没:侵~|鲸~。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9
- 繁体是
- 五笔JGHU
- 五行金
1. 表示解释或分类:他是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是鲁迅。
2. 表示存在:满身是汗。
3.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是好诗,就是太长了。
4. 表示适合:来的是时候。
5. 表示任何:凡是。是活儿他都肯干。
6. 用于问句:他是走了吗?
7.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是冷。
8. 对,合理,与“非”相对:是非。他说的是。实事求是。
9. 认为对:是古非今。各行其是。深是其言。
10.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是,我就去。
11. 这,此:是日。是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是。
12. 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惟你是问。惟利是图。
13. 姓。
与吞舟是漏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