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破
拼音:qǔ pò
注音:ㄑㄨˇ ㄆㄛˋ

曲破的意思

词语解释:

·乐舞名。大曲的第三段称“破”,单演唱此段称“曲破”。节奏紧促,有歌有舞。

引证解释:

⒈ 唐宋乐舞名。大曲的第三段称“破”,单演唱此段称“曲破”。节奏紧促,有歌有舞。 宋代甚为流行,宫廷大宴时常同其他节目轮番演出。 宋元南戏中也有用曲破的,似仅有吹奏乐曲而无舞蹈。参阅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九。

唐元稹《琵琶歌》:“月寒一声深殿磬,骤弹曲破音繁併。”
《宋史·乐志十七》:“太宗洞晓音律,前后亲製大小曲及因旧曲剏新声者,总三百九十。凡製大曲十八……曲破二十九。”
元薛昂夫《端正好·高隐》套曲:“史牛斤嘲会歌, 强沙三舞一会曲破。”

网络解释:

曲破

  • 词的一种体裁。它将一部大曲破开用其中的一遍演为歌舞.一般有曲无词,将故事融入歌舞之中,类似于歌舞戏。《凉州彻》、《伊州遍》、《霓裳中序》等即属于曲破。
  • 字义分解

    • 拼音qū,qǔ
    • 注音ㄑㄩ,ㄑㄩ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MAD
    • 五行

    1. 弯转,与“直”相对:弯曲。曲折(zhé)。曲笔(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②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曲肱而枕。曲尽其妙。

    2. 不公正,不合理:曲说。曲解(jiě)。委曲求全。

    3. 弯曲的地方:河曲。

    4. 偏僻的地方:乡曲。

    5. 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醇的东西:酒曲。曲霉。

    6. 姓。

    1. 能唱的文词,一种艺术形式:曲艺。曲话。

    2. 歌的乐调:曲调(diào)。曲谱。异曲同工。曲高和(hè)寡。

    • 拼音
    • 注音ㄆㄛ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DHCY
    • 五行

    (1)(形)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而变得不完整:~烂|手~了|书~了。

    (2)(动)使损坏:~釜沉舟。

    (3)(动)使分裂;劈开:势如~竹|~开西瓜。

    (4)(动)整的换成零的:~零钱。

    (5)(动)突破;破除(规定、习惯、思想等):~格|~例|不~不立。

    (6)(动)打败(敌人);打下(据点):大~敌军|城~了。

    (7)(动)花费:~钞|~费。

    (8)(动)〈口〉不顾惜:~工夫。

    (9)(动)使真相露出;揭穿:一语道~。(形)讥讽质量等不好:一语道~。(形)讥讽质量等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