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蜡
拼音: | bā là |
注音: | ㄅㄚ ㄌㄚˋ |
八蜡的意思
词语解释:
周代每年农事完毕﹐于建亥之月
十二月
举行的祭祀名称。
十二月
举行的祭祀名称。
引证解释:
⒈ 周代每年农事完毕,于建亥之月(十二月)举行的祭祀名称。按,八蜡之神诸家解说不一。 三国魏王肃分猫虎为二,而去昆虫; 宋陈祥道则去昆虫而增百种; 吕大临则去先啬、昆虫而增百种,又分猫虎为二。见钱大昕《潜研堂集·答问五》。
引《礼记·郊特牲》:“八蜡以记四方,四方不成,八蜡不通,以谨民财也。”
郑玄注:“四方,四方有祭也。其方穀不熟,则不通於蜡焉,使民谨於用财。蜡有八者:先嗇一也,司嗇二也,农三也,邮表畷四也,猫虎五也,坊六也,水庸七也,昆虫八也。”
孔颖达疏:“言蜡祭八神,因以明记四方之国,记其有丰稔有凶荒之异也。”
国语词典:
蜡,周代田事完毕后由官方所举行的祭祀典礼。八蜡为祭拜先啬、司啬、农、邮表畷、猫虎、坊、水庸、昆虫八种神明。
网络解释:
八蜡
字义分解
与八蜡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