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嘴
拼音: | là zuǐ |
注音: | ㄌㄚˋ ㄗㄨㄟˇ |
蜡嘴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蜡觜"。 2.鸟名。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蜡觜”。鸟名。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三·桑鳸》。
引清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一:“金陵市有人豢蜡嘴鸟六:其四自能开箱啣面具,登小臺演剧,其一能识字……其一能斗天九牌,可与三人合局作胜负。物性之灵,真不解,未识用何术教之。”
清顾张思《土风录》卷二:“蜡觜算命:有畜蜡嘴鸟衔纸牌算命者……俗多畜其雏教作戏舞。”
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动物》:“《山堂肆考》:蜡嘴生於象山,似雀而大,嘴如黄蜡。”
国语词典:
动物名。鸟纲雀形目雀科。分布在西伯利亚、韩国、日本等地,台湾冬季偶尔可见。移栖时,常小群活动,呈波浪状飞翔。体多褐色,嘴粗坚而具蜡光。据说,畜养久了,可以表演啣纸牌算命等。
网络解释:
蜡嘴
字义分解
- 拼音là,zhà
- 注音ㄌㄚˋ
- 笔划14
- 繁体臘
- 五笔JAJG
- 五行火
là
1.动物、植物所产生的,或石油、煤、油页岩中所含的油质,常温下多为固体,具有可塑性,能燃烧,易熔化,不溶于水,如蜂蜡、白蜡、石蜡等。用作防水剂,也可做蜡烛。
2.蜡烛:点上一支~。
zhà古代一种年终祭祀。
与蜡嘴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