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俟城
拼音:fú sì chéng
注音:ㄈㄨˊ ㄙˋ ㄔㄥˊ

伏俟城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城名。故址在今青海省青海湖西岸布哈河河口附近。隋大业五年于此置西海郡。

引证解释:

⒈ 古城名。故址在今青海省青海湖西岸布哈河河口附近。 隋大业五年于此置西海郡。

《魏书·吐谷浑传》:“伏连筹死,子夸吕立,始自号为可汗。居伏俟城,在青海西十五里。”

网络解释:

伏俟城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遗址)

  • 伏俟城遗址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石乃亥乡铁卡加村西南,俗名铁卡加古城。是古代连接东西交通的重镇,最有名的古城遗址之一。“伏俟”为鲜卑语,汉意“王者之城”。伏俟城遗址1986被青海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ㄈㄨ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WDY
    • 五行

    (1)(动)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趴:~案。

    (2)(动)低下去:起~|此起彼~。

    (3)(动)隐藏:潜~|~击|昼~夜出。

    (4)(名)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伏天:入~|初~|三~天。

    (5)(动)屈服;低头承认:~输|~罪。

    (6)(动)使屈服;降伏:降龙~虎。

    (7)(Fú)姓。

    (8)伏特的简称。

    • 拼音sì,qí
    • 注音ㄙˋ,ㄑㄧ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WCTD
    • 五行

    1. 等待:俟机进攻。〔俟次〕依次。

    1. 〔万(mò)俟〕见“万”。

    • 拼音chéng
    • 注音ㄔㄥ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FDNT
    • 五行

    (1)(名)城墙:~外|万里长~。

    (2)(名)城墙以内的地方:东~。

    (3)(名)城市(跟‘乡’相对):消灭~乡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