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嗣
拼音: | bù sì |
注音: | ㄅㄨˋ ㄙˋ |
不嗣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不足以继承前人之位。
设有子嗣。
引证解释:
⒈ 谓不足以继承前人之位。 《汉书·王莽传上》:“事事谦退,动而固辞。
引《书》曰‘ 舜让于德,不嗣’,公之谓矣。”
颜师古注:“言舜自让德薄,不足以继帝尧之事也。”
按,《书·舜典》作“弗嗣”。 孔传:“辞让於德不堪,不能嗣成帝位。”
⒉ 设有子嗣。
引唐元稹《四皓庙》诗:“惠帝竟不嗣, 吕氏祸有因。”
网络解释:
不嗣
字义分解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不
- 五笔GII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与不嗣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