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绳
拼音:tà shéng
注音:ㄊㄚˋ ㄕㄥˊ

踏绳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即走绳。杂技的一种。演员在悬空的绳索上来回走动,并表演各种动作。又称踏索。

引证解释:

⒈ 即走绳。杂技的一种。演员在悬空的绳索上来回走动,并表演各种动作。又称踏索。

唐陈鸿《东城老父传》:“昌(贾昌 )度胜负既决,强者前,弱者后,随昌鴈行,归於鸡坊。角觝万夫,跳剑寻撞,蹴毬踏绳,舞於竿颠者,索气沮色,逡巡不敢入。”
清李芝《解马行》:“踏绳舞罢舞穿梯,衣衩层分蓝与茜。”

国语词典:

走绳索。即今所见的走纲丝。

网络解释:

踏绳

  • 踏绳是汉语词汇,读音是tàshéng,指杂技的一种。
  • 字义分解

    • 拼音tà,tā
    • 注音ㄊㄚˋ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KHIJ
    • 五行

    1.踩:不要~坏庄稼。脚~实地。

    2.到现场去:~看。~勘。

    〔踏实〕同“塌实”

    • 拼音shéng
    • 注音ㄕㄥ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XKJN
    • 五行

    (1)(名)(~子、~儿)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等纤维或稻草等拧成的条状物:麻~|线~。

    (2)〈书〉(动)纠正;约束;制裁:~之以纪律。

    (3)〈书〉(动)继续。

    (4)(名)姓。